吉隆坡:除了双子塔,一定要看看这些博物馆

11月伊始的吉隆坡,万里有云。禁足改论文两周,我给自己下定决心说甭管去哪儿今儿个必须跨出这个门。哪怕前一晚也一点钟才睡,但也丝毫不能影响我早七点半的闹钟,开启绝对值得特种兵们参考的吉隆坡博物馆打卡旅程。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门票5令吉,只能现金支付,九点钟就开门所以成为了我的第一站,地铁就在馆跟前交通便利。抬头望向两幅巨大的玻璃马赛克壁画,一时恍惚仿佛看到了时光的褶皱在眼前缓缓展开。

大厅里的蓝白瓷砖是1963年时巴基斯坦在博物馆开幕时捐赠的,现在仍然素雅好看。博物馆不算大,只有四个展厅,从规模上而言若是与中国的某些艳惊四座的省博比可能都不如,但从一个国家的基本了解入手,仍是值得一看的。

印度文化在早期东南亚地区盛行。随着印度教和佛教、梵文和印度式政治体制的引入,与本土文化和信仰糅合,形成了一种该地区独特的印度教和佛教的混合文化,这尊来自公元8世纪至9世纪的铜质观音造像,就很能体现“混血”的痕迹。

马六甲成为港口并且开始在航海界名声大噪之时,树大招风引来当时泰国的威胁。因此时任马六甲苏丹王朝王子拜里米苏拉主动向中国效忠,取得了中国的支持和保护,作为回报,马六甲定期派遣使臣向中国进贡并拜见皇帝。

一方面中国古代”天下”概念是文化性的而非地域性的,几乎所有的明君都是强调文化教化而非武力征服,正好通过这样的朝贡体系维持政治关系,从而放弃了直接统治的方式。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错失了很多次战略机遇。在马来西亚沿海地区打捞出了14艘有文献记载的沉船,从图灵号到龙泉号再到宣德号,中国精美器具投射出来的文化优越感,在封建时期影响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准确认知,以及相对薄弱的海洋意识都让我们曾经的发展放缓了。

发现自己是真的很爱反思,反思太多就是内耗啦。其实马来西亚在近代经历的被葡萄牙殖民、被荷兰殖民、被英国殖民,被日本入侵,也是经历了那么多才意识到原来大不列颠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能保护自己,所以战后的马来民族主义才兴起,直到1957年马来半岛才结束了长达446年的殖民统治。

从国家博物馆出来已经11点,太阳还未到毒辣的时候,于是我正好 city walk 去到了1.7km外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一路上路过了吉隆坡国家天文馆和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都很顺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

这片小山丘走得我心情愉悦,两旁的大树参天蔽日有阴凉可寻,路上人烟稀少难得宁静,远处高楼林立给足了安全感,这是我第一次在这座城市里感受到了轻盈,林间的马路偶尔有车驶过,没有一辆车摁喇叭。我好像很难从社交里去获取能量,尤其在我和这个世界抗争的那么多年后,我意识到安静和孤独的时候我的能量是最强大的,所以我不怕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吃自助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学习,我怕我没有安静。

马来西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这里是世界上唯二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之一,门票20令吉,刷卡现金皆可。

买票后上台阶的那一段真的很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落进来,正午时分甚至看不到一点阴影。三层楼12个展厅,7000余件文物和艺术品,那些精美的阿拉伯书法作品,绚丽的波斯地毯,精巧的几何图案,无不展现着伊斯兰文明的璀璨。

伊斯兰教传入马来半岛,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彼时的中国,正值南宋末年。有趣的是,伊斯兰教与中国的渊源更早,唐代就有大量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建造清真寺。这些商人带来的不仅是香料和珍宝,更带来了先进的天文历法、医学和数学知识。

这里还有几十个世界各地的经典伊斯兰建筑的微缩建筑模型,包括泰姬陵麦加清真寺等等,很多都来自两伊流域。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自由的刘拓,他离开这个繁芜的世界已经三年了。

在国家博物馆的时候,我看到一幅航海图上,早在汉代中国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马六甲海峡一带有所往来。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康泰出使扶南(今柬埔寨南部及越南南部),其归来时经过马来半岛,留下了关于这片土地最早的记载之一。

随后的数百年中国与马来半岛的商贸往来虽然断断续续,却从未完全中断。宋元中国与马六甲的贸易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元代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对马六甲的详细记载,展现了当时繁忙的贸易景象。而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与马来半岛的关系推向顶峰。有趣的是,郑和船队多次到访马六甲的时期,恰好是马六甲苏丹国开始大规模接受伊斯兰教的重要时期。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马来半岛最终选择了伊斯兰教,而非已在东南亚扎根数百年的佛教?

结合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两个博物馆里的故事,似乎给了我一些解题思路。在13-15世纪,阿拉伯商人带来了商品,他们不仅主导着印度洋贸易网络,还带来了先进的航海技术、贸易体系和伊斯兰文化。当时的马六甲统治者意识到,皈依伊斯兰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融入这个贸易网络。并且当时以佛教为主的泰国和柬埔寨地区的政治体系实在是不咋样,而伊斯兰教的政教合一体系恰好为建立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里面的MOZA餐厅用了午餐,42令吉的羊肉烩饭让我梦回新疆抓饭,12元的拉茶味道不如街边摊,但就这窗外的景色和博物馆里的氛围,也让我觉得值得。

博物馆里还有一家不小的纪念品商店,品种很多,花砖精美可惜我囊中羞涩,如果有小伙伴想买一些不那么烂大街的马来西亚纪念品,可以来这里瞅瞅。

吃饱喝足从博物馆出来,旁边就是国家清真寺。我趁着消食和被空调吹凉的皮肤,迎头闯进赤道上中午1点的烈日。路上经过了独立广场和生命之河,之前都来过所以不做逗留,接着路过马来西亚纺织博物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选择。

炎阳之下,我居然闯进了印度人的聚居区,车车人人混乱不堪,说不慌是假的,几百米的路上人极多,但是女性不超过10个。此时我手机也不敢看了,最后瞄了一眼导航,手机揣进裤兜,把包向着自己胸前攥紧,跟紧前方一位华人阿姨,步伐从快走变成了小跑。

走太快不小心和一位印度大哥发生了肢体接触,本想调转过头say sorry的,一扭头好几个成年男性看着我,我实在绷不住了,没理会径直往前冲,直到走出这片区域才敢放慢脚步。

GMBB

急行军2.8km后抵达GMBB,这里算是一处文艺集散地,规模不小,近10层楼虽然没有满,但已经足够文艺青年们消遣一个下午。

迎面而来的是Telur Pecah(破蛋)4.0艺术展的海报,11月10日结束。新锐艺术家的作品既大胆又细腻,有讨论环境议题的装置艺术,也有探讨身份认同的影像作品。有几幅自闭症小朋友的作品,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GMBB的书店氛围感都很足。童趣的氛围是给小朋友看画本的,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木质书架上,这个氛围是给参加读书会的爱书人的,简朴的明晃晃的灯光的氛围是给二手书的淘书客的。

开在这里面的咖啡馆自然都有环境buff叠加,最便宜的饮品就是海南咖啡5令吉,在市场里大概2.7令吉。

走到脚痛之后,黄昏降临之前,我踏上归程。文明的演进就像云起云落,看似随机,实则自有其规律。天地悠悠,时光缓缓,一切都有迹可循。


吉隆坡:除了双子塔,一定要看看这些博物馆
https://macin.org/2024/11/04/ji-long-po-bo-wu-guan/
作者
Shirley Lee
发布于
2024年11月4日
更新于
2024年12月6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