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昌和李万玉

严峻昌是谁?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搞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村的面貌,联产承包成为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18位村民在一间小茅草屋里秘密按下红手印,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把地分了自己干,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严峻昌就是队长,也是这18位村民中的一位。当时他说:

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

这间小茅草屋现在被打造成了一个纪念馆。那张按满红手印的“契约”也写进了教科书。

大包干纪念馆

实行单干后的第一年,人争气,庄稼也争气,第二年就收获了13万斤粮食,这比大包干前一年2万8千斤的产量翻了4倍都不止。关键是这18位村民的脑袋也没有掉。严峻昌后来说:

天不灭我严俊昌,天时地利人和。我要感谢三个人,一个是陈庭元,一个是王郁昭,一个是万里。最后要归到邓小平。

陈庭元是当时凤阳的县委书记,王郁昭是当时滁州地委书记。他明确表态,先干一年试试看。万里是当时安徽省委书记,他把一年试试看,改成了“批准干5年”。

这是严俊昌的照片。

左一是严俊昌

李万玉是谁?

我也是在无意中知道李万玉这个人的。目前网络上还找不到他的照片。

那天无意中翻阅荣昌的文史资料,发现清升镇楠木沟村一个叫李万玉的人,竟然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农村土地承包发起人,比安徽凤阳小岗村还要早2年

筷子手觉得,很有必要讲讲李万玉这个人。

李万玉也是他们生产队的队长,当时从西藏转业回来,当上生产队队长那年32岁,是个年轻气盛敢闯敢拼的年纪。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大江大河》里面雷东宝,故事情节如此相似。

1976年9月开始,按每人三分地的标准先后进行了四次,生产队一共近95亩土地被分配。分户单干的效果和后来小岗村严峻昌那边一样,积极性高了,产量都翻番了。

据《重庆晚报》通讯记者周时开当时的采访报道,大集体时只能收八千多斤麦子的田土,包产到户时收了两万多斤。

第二年,也就是1977年5月,包产到户的事让上边公社领导知道了,6月李万玉就站上了批斗大会的台子。结果可想而知,李万玉队长职务被撤销,一年多的包产到户也就此夭折。

如何看待?

筷子小手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发现从1955年实行公社制度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一些地方在搞“包产到户”,1978年以前的严峻昌并不是它的“开端”,李万玉也并不是。

所以网络上那些吸引眼球的标题,例如:比小岗村包产到户更早的地方原来是这里!原来中国最早包产到户不是小岗村等等这类,都没有太大意义。

小岗村修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纪念的难道是最早吗?

比起时间上去争第一,筷子手觉得更应该争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执政理念。

小岗村幸运的是,当年凤阳县的父母官县委书记,其实是默许了农民们这么干。李万玉挨了批斗,摘掉了队长的乌纱帽,当时公社和区委对李万玉的事件的处理意见是“彻底砸烂单干妖风”,而小岗村却借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三十余年后的年轻人,拂去历史尘埃回首时代的发展,我们习以为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早已经沧海桑田。当年那个用乌纱帽、项上人头人头来谋一顿饱饭的日子已经过去,脱贫攻坚也已经在2020年取得圆满成功。

实事求是真不是嘴上喊喊,也不是文件里写写。

严峻昌和李万玉,以及他们的上级,只不过是在“实事求是”这个命题下,做出了不一样的回答而已。

如果时间回到40多年前,如果你是县委书记,你会怎么选择?


严峻昌和李万玉
https://macin.org/2021/06/08/li-wan-yu/
作者
Macin CHEN
发布于
2021年6月8日
更新于
2024年3月25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