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的黄金时刻

1.从一幅画说起

这次筷子小手想写写沙坪坝,但是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

如果不是学国画,或者研究历史,可能一眼能叫出画名的并不多。这幅画通常被简称为《百鸽图》 ,正式的名字叫做《世界和平的信使》,出自中国花鸟画艺术大师张书旂[qí] ,于 1941年赠与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是当时赠与的场景,好像没有什么大排场。左起第二位是作者张书旂,第三位是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第四位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后文还会讲到这个中央大学),第六位是孔祥熙。

相信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同学们就能够联想得到,这副画是以和平为主题的。据张书旂家属后来回忆,炸弹像雨点般倾泻而下,寓所附近不少房子被夷为平地。1941年,该画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刚刚第三次当选总统的罗斯福。这幅画也成为第一幅挂进白宫的中国画。

没错,这幅画是在沙坪坝的松林坡完成的。

很多筷子手的读者并不是生活在重庆,可能对沙坪坝不太了解。这里花一点点时间了解一下这个地方。沙坪坝是重庆的一个行政区,名字比较长,大家一般会简称为 “沙区” 。位于重庆版图的西南边,辖区面积接近400平方公里。

2.保留文化的火种

时间回到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937年10月中旬,东部沿江沿海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不少学校、科研机构都遭到了轰炸,前面提到的中央大学已遭受两次大轰炸。

但是好在当时的校长提前布置了转移工作。在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后,校长立即督工昼夜赶制木箱。到了10月份,其实大批的图书、仪器和资料文献已经在卢作孚先生的协助下,安全转移到了重庆沙坪坝。

能搬的都搬完之后,还有农学院的一批牲畜没有解决。当时校长罗家伦召集农学院畜牧场所有职工无奈宣布:迁校工作现已完成,现在畜牧场的这些“活口”,不可能装船运到重庆,畜牧场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

场内饲养的良种乳牛、羊、猪、鸡、鸭、兔等,职工或携带回家自养,或出卖,或宰杀食用。

农学院的这些教职工们听到 “或携带回家自养,或出卖,或宰杀食用” 肯定不愿意,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畜禽并不一般,都是供研究改良我国畜禽的良种,每只都来之不易。

到了1938年的深秋,他们辗转多次也被安全转运到重庆。

这些牲口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的王酉亭先生和三个技工,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我的感情振动得不可言状,就是看见牛羊亦几乎看见亲人一样,要向前去和它们拥抱。

这段话出自罗校长《抗战时期中大的迁校》一文,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感动的是,这些教职工们在战火纷飞的年月依然坚守学术研究,一只牛羊都不愿意放弃。

和中央大学一样辗转搬到沙坪坝的还有很多,据后来统计陆续有20多所高等院校迁入沙坪坝,中国高等教育的血脉就此延续,郭沫若、巴金、冰心、徐悲鸿、李四光等各界名流颠沛流离来到这里,他们经历途中经历的苦难不比那些牛羊鸡鸭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当时这些学生教授脑中可能会时常浮现这句诗吧。

上图是搬迁之后中央大学的校舍,和原来在南京的那个大礼堂相比,这些砖木房子确实简陋得多。

37年12月1日中央大学顺利复课,松林坡再次传来学生们的读书声。

3.沙磁文化区

在歌乐山金刚坡下的沙坪坝区西永街道赖家桥老成渝公路旁,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四合院式的农舍——它就是当时郭沫若寓居重庆的地方。

那个时候,沙坪坝区还不是这个名字,那个时候叫 “沙磁文化区”。

当时的有识之士站在教育救国、民族复兴的高度,为“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摇旗呐喊,把文教事业和救亡图存联为一体。

与当时重庆其他行政区相比,这里集中了众多政府机关、大中学校、文化团体、新闻媒体,拥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等报纸媒体,在对外文化交往中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文化名人也通过这一平台,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际援助。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幅《百鸽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看上图,当时共产党也在这里开展宣传活动,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周恩来同志在重庆大学发表演讲,现在重庆大学校园内还立有一座周总理演讲的雕塑,大家联系起来这段历史再去看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2008年3月,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将每年3月30日设立为“沙磁文化日”,【沙磁文化】正式成为沙坪坝的一张文化名片。

4.沙坪坝的黄金时刻

一次,重庆空袭警报再次拉响,老百姓四散逃命。

学生问:“还上课吗?”

老师镇静地说:“上。”

学生问:“黑板挂在哪?”

老师说:“挂在我的胸前!”

整个抗战时期大后方成立了30多所国立中学,国内知名大学也大都西迁川渝,累计培育学生10余万人。在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岁月,大量流亡青年学生被挽救,保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重庆沙坪坝只是一个缩影。

有本书叫做《踏不灭的薪火》,当事人有一段一段这样的回忆:

国文老师如何讲“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北师大外文系毕业的女老师如何讲英文《最后一课》,每堂课上带着学生们大声读 “ We are Chinese, We love China, Long live China!”

数学老师如何讲函数,比如说,一个男人是妻管严,妻子说东他不敢西,妻子是自变量,丈夫是因变量,丈夫就是妻子的函数

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讲水分子:“当你逃离沦陷区来大后方时,你母亲留下的那一滴眼泪,就是水分子组成的,与泪水同时存在的还有感情

博物老师讲”人“:人是动物学最后一个名词,但除了动物学里的人,还有伦理学里的人,社会学里的人。

松林坡、歌乐山、沙坪坝,这里曾经短暂地成为文化的高地,大批青年学生和文化人士聚集于此,用舞蹈用戏剧用文章用教育宣传救国思想。战后,这些人员和机构大多回迁,但为沙坪坝留下浓墨重彩的这一笔,却成为沙坪坝的黄金时刻。

5.现在的沙坪坝

中央大学当年在松林坡修建的简易校舍都已损毁,仅存的七七大礼堂就成为了“孤本”,这座可容纳1200座位的砖木结构礼堂,见证了太多慷慨激昂,亲历了太多的一腔热血。1938年周恩来在此演讲,成为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一道光光。

国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已经修葺一新。这座大礼堂现在就在重庆大学校园内,静静地守望岁月的磨痕已经八十个春秋。

(关于重庆大学更多抗战时期建筑的讲解,请看:重庆大学的赝与真

如今沙坪坝好玩好吃的地方非常多,之前筷子小手写沙坪坝的篇幅并不多,后面我们也会结合这里提到的历史故事和建筑,多多为小伙伴们介绍这片曾经光荣的土地。






图片来自沙坪坝政府官网

往期内容


沙坪坝的黄金时刻
https://macin.org/2020/07/06/huang-jin-sha-ping-ba/
作者
Macin CHEN
发布于
2020年7月6日
更新于
2024年4月9日
许可协议